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首 页 . 工商联简介 . 公告通知 . 新闻中心 . 基层商会 . 政策快递 . 民企动态 . 财经资讯 . 光彩事业 . 我要投稿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研讨交流 关闭窗口
进入新时代龙岩楼市将发生哪些变化?
发布人:房地产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次数:139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分析、判断,完全切合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平方米,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40.8平方米,我国已告别住房短缺时代。但是,人均住房面积不等于每个人实际住房面积,那些新进城市务工人员、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等新市民,不少还在为购房或租房辛苦打拼;即使有住房,但住房质量参差不齐,交通、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程度差异明显,这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定,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新的住房制度的建立,必将对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定会有力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发展。笔者经初步梳理,预测进入新时代后,龙岩楼市将发生如下变化:

一是抑制炒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将长期实施,而且会更加严厉。“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写进十九大报告,说明抑制炒房不是暂时之举,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为什么房地产调控是长期的、严厉的,住建部王部长在十九大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时说,因为“土地财政”的改革和过渡是长期的,多主体供给和多渠道保障是长期逐步形成的,税收和金融制度改革需要时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时间落实。龙岩的楼市发展,总体是平稳、健康的,但毋庸讳言,今年以来,市场运行“过热”,房价涨速过快、涨幅偏大,2016年底统计时,中心城市新建住房均价为7100元/平方米,但2017年截止10月份已涨到9098元/平方米,上涨28.14%,对此,人民群众颇有微词。下一步,市政府有关部门将结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于近日发出的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联合检查,查处违规炒房、违反价格管理等行为的通知精神,大力开展楼市整治工作。力求通过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交易行为,有力抑制炒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二是市场有效供应将持续增加,逐步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为贯彻落实“多主体供给”的方针,我市楼市将构建新建商品房、二手房、拆迁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今年二手房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据统计,1—10月份,全市共交易二手商品房14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58%,交易二手住房124.81万平方米(11993套),同比增长39.03%。而且,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下去。业内普遍认为,楼市已逐步进入“存量开发时代,得存量资产者得天下”是未来必然趋势。因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新建商品房不可能无限制开发建设,未来住房的供给,主要还是靠二手房市场。目前,我市已成立房地产中介协会,登记从业人员已逾2000余人,二手房交易规模将逐渐加大,有望在未来几年,超过新建商品房销售量,逐渐成为住房的主要供给主体。此外,“多渠道保障”也将进一步落实。据有关部门统计,龙岩中心城市自2004年启动保障性住房以来,累计已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20多个,开发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3976套,截止目前,城镇低保、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均已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下一步,根据“多渠道保障”的精神,住房保障思路将进一步拓宽。例如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行的“共有产权房”试点,也可能向全国包括我市推广。住房租赁市场也将在我市逐步建立、完善。当然,推行“共有产权房”、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不是一时之计,而是实现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远制度安排,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配套制度建设。例如出台购买“共有产权房”的条件、确定购房者与政府投入比例、产权份额、上市交易限制条件等。对住房租赁市场,也要逐步完善住房租赁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提升租赁住房的配套服务水平,让租赁住房的配套设施建设不低于同地段商品住房,让租赁住房具有与购买商品住房同等吸引力。这些都需要时间,落实要有一个过程,但“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这是十九大提出的实现人民“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一定会在我市逐步推开、落实。



工商联 龙岩市工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福建龙岩市工商业联合会  福建龙岩市总商会  Copyright(C) 2010 lysg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统计: 18794335
电话:0597-3213969  传真:0597-3213959  电子信箱:gslllq@163.com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10014682号 技术支持:领御商桥